今天是

快捷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公交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十个方面来看交通强不强
发布时间:2019-04-30 15:33:00作者: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如今我国拥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里程500多万公里,已是世界交通大国。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决策,为我国新时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使命。如何总体谋划交通强国建设?笔者有些思考,以供参考。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建设畅达交通运输系统
    谋划交通强国发展战略,在深入思考时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式,既要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也要判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是一般性的方法论。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的特点是东西运量呈现梯度性变化,南北运输结构呈现差异化状态。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不充分、不平衡上,即在多式联运协调、效率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体制机制改革、环境污染防治等发展程度上还不充分,在基础设施布局、综合枢纽建设、区域交通建设、国际通道建设等供给结构上还不平衡。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大势,经贸的繁荣发展需要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也强烈要求尽快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国家目标。
    如何理解大国的强大交通内涵?简单地说,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具有安全可靠、服务优质、装备先进、技术领先、布局合理、网路一体、运行高效、协调持续的畅达交通运输系统,并能形成有机统一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治理体系。
    三项变革三个准则
    辩证统一建设交通强国
    有效实施交通强国战略,需要注重十个方面的重点建设。十项建设的核心内涵是注重三项变革。一是实现质量变革:转变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发展公平、品质卓越、治理现代的交通运输系统。二是实现效率变革:转变为深挖潜力、综合一体、运行高效、资源集约、低成本差异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三是实现动力变革:实施创新发展,减少对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依赖;实施机制改革,最大程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交通强国建设。
    在交通强国建设的三个阶段中,作为价值评价准则的是会计准则、生态准则和人本准则。收支平衡体现的是会计准则,与自然、城乡、金融等系统协调发展体现的是生态准则,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的人本准则。会计准则是基础,生态准则是约束,人本准则是目的,交通强国建设的顺利推进,必然是三个准则的辩证统一。
    双网交互融合的新经济建设
    信息实体双网络,虚实交互在时空;
    塑造经济新形态,多种模式相交融。
    承载信息的互联网和承载实体的交通网必须在特定的时空形态下进行交互融合,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生产要素的效用。双网交互融合还能塑造出新的经济形态,如共享经济形态、旅游经济形态;还能促进多种经济模式相互交融,如高铁经济模式、空港经济模式。
    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优化建设
    补短强弱调结构,客货流通“零换乘”;
    兴建网路一体化,多式联运无衔缝。
    近期通过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等方式提高客货流通的换乘效率;远期通过调整基础设施布局、加强统筹规划设计、强化运营管理等方式,兴建一体化交通网路,实现多式联运的无缝衔接。
    对交通生产要素的优化和创新
    提高要素生产率,优化配置出效能;
    智能技术创世纪,创新发展贯始终。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可通过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实现。其中,智能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将引发下一次产业革命,开创新的世纪。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等在内的创新活动,要自始至终地贯彻于交通强国建设过程。
    构建绿色交通方式
    集约高效用资源,减污降噪促节能;
    规划建设和运营,绿色理念蕴其中。
    要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水利、岸线、用材等所有资源,最大程度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并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养护、管理等交通建设发展所有环节,实现全寿命周期绿色化。
    交通服务水平建设
    适时适地适所需,适人适性适所供;
    安全简捷品质好,人民满意真水平。
    客货流通是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现代服务活动,对“流”服务的所需和所供要确保达到适时、适地、适人、适性的要求。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首先要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降低交通事故率、死亡率,增强交通运输系统安全可靠性;其次是要提高服务响应能力,提供“一站式”“一单式”简捷化高品质服务。人民满不满意是最终衡量标准。
    城市内和国际交通建设
    城市交通公共化,立体出行重个性;
    国际交通体系化,话语彰显国运盛。
    城市发展要以公共交通为引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立体化交通中也要注重个性化出行方式的建设。对于国际交通,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打造交通产业链,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形成体系化的“中国标准”,这也会有助于彰显综合国力的国际交通话语权。
    交通机制建设
    调动四面八方力,机制设计见本领;
    协同主体共奋斗,无形之手付行动。
    推动交通强国建设的两大类主体是政府和企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则形态众多。只有通过机制设计,才能确保所有参与交通强国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性。无形之手的机制设计必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各主体将美好愿景付诸行动。
    有责政府建设
    有责政府存约束,政策化解外部性;
    钟鼓不预五音律,无为之态创奇功。
    有责政府就是要求政府在交通公共领域承担起应有的职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其所为负责。政府在对交通运输市场的干预上,应以规划、管制、法律、规范等政策性方式对市场进行引导,消除交通问题的外部性。鼓不预五音,而为五音主;“无为”之中蕴含更大的“有为”。 
    企业竞争发展
    企业创造多能动,最佳激励是竞争;
    人才工程第一事,三项改革决败胜。
    要发挥企业的创造能动性,最好的激励是在市场机制下的公平竞争,进而实现在信息不对称性状态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决定着人才工程建设的成败。
    交通伦理精神的建设
    交通伦理事中现,尊爱生命兼公平;
    创新卓越反危机,价值服务有包容。
    在指导交通强国事业建设的原则中,无不体现着交通伦理精神,这包括既能体现尊重人格、热爱生命、维护公平等精神要素,也能体现出创新卓越、反危机意识、价值意识、服务意识和包容态度等精神要素。秉持伦理精神的交通强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通强国。
安康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陕ICP备180221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