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发布时间:2025-11-03 16:05:00作者: 成忠旭来源: |
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表彰全国 “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安康市公交公司驾驶员陈有兵凭借二十余年如一日的暖心服务,光荣入选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这份国家级荣誉,既是对他个人坚守的肯定,更是对基层工作者践行敬老美德的最高褒奖。
今年48岁的陈有兵,握着公交车方向盘已有21个年头。从清晨6点的第一班早班车,到夜晚8点的末班车,他的身影始终穿梭在安康市的大街小巷。“乘客的满意就是我的工作目标”,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刻在骨子里的行动准则。每天发车前,他都会提前到岗,仔细检查车辆安全性能,还会特意在驾驶座旁的“急救包”备好晕车药、创可贴、酒精等应急用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藏着他对乘客最细致的关怀。
在陈有兵眼中,老年乘客就像自己的长辈,需要多一点耐心与守护。看到拄着拐杖的老人在站台等候,他总会提前减速,将车门稳稳对准站台台阶,然后快步下车搀扶;遇到老人动作缓慢,他从不催促,反而笑着说:“慢点,别急,坐稳扶好”。家住汉滨区地质队的吴阿姨因腿部患有风湿,看病乘车上下台阶比较困难,陈有兵每次遇见总是主动背着她慢慢上下车。2025年4月,吴阿姨带着锦旗找到陈有兵,握着他的手哽咽道:“小陈,没你,我这坐车都不知道有多难。”日复一日地默默守护,让陈有兵在不知不觉间,多了一位牵挂他的“干妈”。
对常坐陈有兵车的老年乘客来说,他驾驶的十米车厢早已不是简单的出行工具,更像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心灵驿站”。1路公交车往返于火车站和地质队,每逢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总会有不少从外地来安康的老年乘客他们大多不会使用手机支付。每当这时,陈有兵都会耐心地教他们操作,遇到其他乘客催促,他解释:“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现在我们帮衬着点老人,以后自己老了,身边也会有人搭把手。”68岁的张奶奶每周都要坐陈有兵的车去城里溜达一圈,她说:“陈师傅心细得很,每次都记得我在哪站下车,到站了会提醒我,而且坐他的车我一点都不晕车。”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温暖更多人。” 陈有兵深知这个道理,于是主动扛起车队里“传帮带”的责任。他利用车队安全例会时间,把自己二十多年总结的 “三心服务法”——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多份“耐心”、解答疑问时多份“细心”、帮扶上下车时多份“暖心”,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遇到年轻驾驶员对服务老年乘客没经验,他就主动申请跟车,现场示范如何快速识别老人的乘车需求,如何稳妥放置轮椅、拐杖等物品。2023 年12月5日,陈有兵的目光落在了一位行动不便的乘客身上。车到站停稳后,他第一时间走过去,双手拎起乘客脚边的行李袋,稳稳放在站台地面;转身见乘客起身困难,他毫不犹豫地半蹲下身,轻声说道:“来,我抱你下车,稳当一些!”说着便小心翼翼地将乘客抱起,缓慢而平稳地走下车。这一抱,不仅帮乘客解了难,更把暖意传到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心中。
凭借始终如一的优质服务,陈有兵成了安康市政府热线 “12345”工单表扬的“常客”。有的老年乘客在工单里写道:“每次坐小陈的车,比我女儿还准时。”“陈师傅停靠站点后耐心等待乘客,服务态度好。”这些带着温度的表扬,也让他收获了诸多荣誉——先后荣获汉滨区交通局“文明客车”称号,安康市交通局“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优秀驾驶员”称号。而此次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更是对他多年坚守的最高认可。
在陈有兵的带动下,整个车队的敬老服务氛围愈发浓厚,如今,他所在的车队办公室墙上,挂满了乘客送来的锦旗,“服务周到 敬老爱老”“车行万里路 情暖夕阳红”等金色大字,每一面都记录着一段温暖的故事,每一句都承载着乘客的认可与感激。
面对荣誉,陈有兵依旧保持着谦逊:“我只是做了一名公交司机该做的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我很开心。未来我还会继续把敬老爱老的事做好,让更多老年乘客感受到温暖。”
如今,在安康市的公交战线上,陈有兵驾驶的公交车依旧每天准时出发,载着满车乘客驶向目的地。十米车厢里的温情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而他用行动树立的城市敬老文明标高,也正影响着更多人,让敬老爱老的美德在这座城市不断传递。(作者:成忠旭 实习生:王思琪 )